家人去世一个月内忌讳

时间:2025-02-14 17:44:45
家人去世一个月内忌讳

家人去世一个月内忌讳,随着时间的流逝,加上生老病死是人生很正常的事情,很多人都经历过亲人去世的情况,但是家人去世后也有许多忌讳,下面看看家人去世一个月内有什么忌讳。

  家人去世一个月内忌讳1

首先,重孝在身,守孝期间是禁止各种娱乐活动,比如唱歌跳舞,吃喝玩乐。在民间,都说百善孝为先,如果在守孝期参与各种娱乐活动,这种行为是对逝者的大不敬。周围人也会认为这个人缺乏孝心,甚至丧尽天良,毕竟亲人去世这么大的事都能够让他像没事人一样,依然灯红酒绿。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的运势可能会受到影响不好。

其次,在守孝期间是不能够走亲访友的。之所以不能够走亲访友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引起他人的反感,一方面也会把不好的运势带到别人家,还有一方面应该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亲人的哀思,不应该走街串巷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人家有孕妇或者小孩,就更不要去串门了,因为很容易造成一些意外发生。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家里面尽量不要用上红色的物品,比如灯笼对联等。如果正逢春节,就用红纸黑字的对联,或者是白纸黑字的也可以,千万不要张灯结彩,否则就是对逝者的大不敬!

另外,在这个期间不要浓妆艳抹。既然是重孝在身,就不要把自己打扮得像花一样,这是种非常不妥当的行为。在衣着方面尽量保持低调,保持肃穆和庄严,这样做是为了保持对死者的尊重。

在饮食方面最好也注意一下,保持饮食清淡,不要大开杀戒,忌鱼肉酒水。这样做是为了能够表达自己尽孝守孝的决心,希望能够为子子孙孙积累福报。这点大家量力而行!

不仅如此,如果在此期间家中有人过生日也要延后举行,不要在这期间喧闹,可能会惊扰到自己的祖先。就算是亲朋好友家的喜事也最好不要参加。

  家人去世一个月内忌讳2

一、逝者安葬的禁忌

1、逝者的服装忌讳用缎子面料

老人们习惯把去世后穿的衣服称为“寿衣”,过了六十岁后,就会有很多老人开始为自己准备寿衣了。

寿衣的件数、质地都是很有讲究的。件数一般是五、七、九等单数,而不会是双数;材质上则多用绸子,因为“绸子”和“稠子”谐音,寓意后世儿孙多子,而忌讳用缎子,因为“缎子”与“断子”谐音。

2、棺木忌讳用柳木

棺木忌讳用柳木,相传是因为柳树不结籽,担心会绝后。

二、丧礼日期忌讳选在重丧日

重丧,重,重复,双重之意,意思是不止一起丧事,指的是一个人去世后近则百日内,远则一年左右,家人或者亲戚中又有人相继去世的情形。

习俗讲究,举行葬礼的日子一定要避开重丧日,以免家中再发生亲人去世的情形。

  

三、热孝期间忌讳走亲访友,

特别是参加喜事

直系亲属去世一百天内,最好在家守孝,除非必须,不要外出旅游、探亲访友等,以免将自身的悲伤气息带给他人。

特别是婚礼、开业、庆贺小宝宝出生等喜事,最好不要参加。

四、守孝期间,

子女忌参加娱乐活动

古时候父母去世,子女一般要守孝三年,在这三年守孝期间,不可以举行婚嫁之事,也不得举行吉庆之事。

古代讲究“以孝治天下”,做官的人,不论官做得多大,父母去世后,都要请假回祖籍守孝,称为“丁忧”。

如果官员不回乡守孝,就可能受到御史弹劾,受到处分,严重者甚至会永不录用。

如果官员在丁忧期间,有嫁娶、生子、分家、作乐等行为,都被视为不孝,也是会受到弹劾的。

现代社会,很多人们将守孝时间缩短为一年甚至更短,但是都忌讳子女寻欢作乐。

古人守孝为什么是三年?有什么深意吗?

百善孝为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丧礼制度以三年为限,至今有的地区农村仍然保持着这一习俗,如家中有了丧事,三年内不贴喜联、不举办喜庆活动等;三年之内,对去世的.老人,每年到祭日都要去祭奠,三年后才真正除孝,一切恢复正常。

这一礼制是好是坏,历史上多有争议,也多有修改,但时至今日,仍然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世代延续下来,这不能不说,中华民族重礼仪遵孝道、讲亲情的伟大仁爱胸怀源远流长。

在中国历史上,一个王朝巩固稳定后,都要修订礼制,这是治国安邦的一个根本大计,其中丧礼制度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古人也曾问过为什么把丧礼定为三年,但很少有很确定的答案,最明确的要算是孔子的回答了。

一个叫宰我的人曾就此事求教于孔子,他认为三年之丧时间太长,应以一年为宜。

孔子回答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意思就是说,儿女生下来三年后才离开父母的怀抱。

所以,父母去世,你守三年丧礼是在情理之中,天下都是这样做的。这个说法虽不是很圆满,但理是通的。以在父母怀抱中的时间来定守孝的时间,符合中华民族慈善仁爱的文化精神。

倡导礼制是没有错的,为去世的父母守孝也是应该的,至于三年还是一年,都不是最本质的东西,而是在于生前能真正孝顺,死后能尽到哀思。

五、守孝期间,子女忌穿红戴绿

守孝期间,古代的子女讲究披麻戴孝,百日内穿白色的孝服;百日之后,穿黑色、蓝色等暗色的衣服来守孝,忌讳穿红戴绿,浓妆艳抹。

现代社会,虽然因为工作生活等原因,很多朋友不穿那么长时间的孝服,而用佩戴“孝”字以代替;但是,还是不可穿红戴绿。

六、直系亲属去世第一年,

春节忌贴红对联

过年贴对联是我国大部分地方的习俗。不过如果是家中有直系亲属去世,第一年春节门前是忌讳贴红对联的。

  

这是为啥呢?

从古至今,丧葬习俗都有很多禁忌,很多地区都将丧事称为“白事”,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在办丧事的时候,只允许出现白色。

而红色,代表着喜庆,人们在结婚或办其他喜事的时候,才会使用红色作为主色调。

在亲人去世之后,都会使用白色挽联,一旦使用红色的对联,不仅违背了丧葬习俗,同时也会对故去的亲人大不敬。

最重要的一点,是不符合孝道。

所以为了避讳和体现出对死者的尊重,就算是在一些喜庆的日子里,家中有亲人故去,也不应该贴红对联。

最后,人生北斗温馨提示:各地的习俗禁忌也许会有所不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总有一些东西是相通的,希望大家可以遵守。

  家人去世一个月内忌讳3

(一)送葬

开完追悼会,遗体将由亲属护送去火葬场。过去送葬时,丧家要哭着追出很远的路程意在挽留他。现在城市里已看不见这种送葬场面,但仍有亲属护送灵柩到火葬场,送最后一程。

由于火化场和殡仪馆是分开的,路程又较远,比如在上海龙华殡仪馆和宝兴殡仪馆开完追悼会后是将遗体送往益善殡仪馆进行火化,因此,丧家可以按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跟车或委托送葬。

1、 家属跟车 家属跟车是指丧家随灵车一同前往火化场,送逝者最后一程。如果家属人少,可以随灵车前往;如果家属人多就需要另外租车前往,租的车一般跟在灵车的后面。

2、 委托送葬 如果丧家不去火化场送葬,追悼会后就由殡仪馆代为送葬,灵车直接开往火化场。

(二)告别式

告别式是丧家和亲朋好友向死者作最后道别的一种仪式。这种告别仪式往往有多种形式,一般由逝者生前所立遗嘱或丧家自己决定。

1、直接告别 有些逝者生前立下死后丧事简办,不开追悼会,也不受花篮、花圈的遗嘱,只需极少数直系亲属或生前挚友道别就可以了。至此,家属和挚友到殡仪馆的告别厅瞻仰遗容,向逝者行礼告别。殡仪馆及火葬场内现都设有告别厅,专为这部分丧家提供服务,可举行简短的仪式。

2.送葬告别 开完追悼会后,由家属随灵车到火葬场,在遗体火葬之前,举行简短的告别仪式,讲一些让死者安息的话,再看亲人最后一眼,鞠躬行礼送走亲人。

  

(三)火化

告别仪式结束后,遗体将被火化。为了文明、卫生火化,遗体都装入一次性的包装盒(袋)中。包装盒(袋)随遗体一同火化。用于火化遗体的炉子按科技含量高低,分为普通炉和绿色火化炉

1、 普通火化炉火化 由输送带将遗体送进炉体,火化后人工将骨灰勾出,丧家可以戴上一次性的卫生手套,用特制的筷子为亲人纳骨。上海地区一般的遗体火化费为180元一具。

2、绿色火化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一代高科技的火化炉已经研制投产。

上海宝龙火化机械研究所研制开发的新型绿色环保火化炉(上海益善殡仪馆装有二台绿色火化炉),已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新型绿色环保火化炉采用二次燃烧,利用燃烧技术配以其他辅助措施来达到消烟、除臭、除噪声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了火化系统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具有台车告别、进炉、冷却、收纳灵骨全自动的功能。

新型绿色环保火化炉通过上海市科委的新产品鉴定。该火化系统集人文科学、现代燃烧技术、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管理于一体。

选用绿色火化炉火化遗体时,丧家入告别室与遗体告别,然后目送遗体进炉膛,同时还可以通过炉膛内的摄像头在电脑屏幕上观炉火化。绿色环保火化炉满足了丧家的特殊需求,很受丧家的欢迎。

  

(四)拾骨

遗体火化后,将骨灰盛入灰袋中,整个过程叫拾骨。拾骨多由殡仪馆工作人员来完成,家属若有自己拣灰的要求,殡仪馆可以提供方便,在专门的纳骨室内完成。纳骨的.过程是骨灰出炉后,家属戴上口罩和一次性卫生手套,用特制的筷子夹起骨灰放进袋子里。上海益善殡仪馆开设了这项业务,很受丧家的欢迎。

(五)领灰

领灰是指遗体火化后,家属到指定地点领取骨灰。正常情况下,火化三天之后领取骨灰。家中有特殊情况想早些领取骨灰的 ,也可以要求当天领灰或隔天领灰,但须在业务洽谈时预约,便于殡仪馆提前安排。

(六)短期寄存

极大多数丧家不把骨灰盒直接带回家中,而是放在殡仪馆骨灰寄存室内,待买好墓地后再从寄存室取出落葬。骨灰寄存不超过三年,就是短期寄存。

殡仪馆内有短期骨灰寄存室。丧家在洽谈丧事时要事先定好格位,待遗体火化后,殡仪馆会直接将骨灰盒放入事先选定的格位。另外还有专门的骨灰寄存场所,如上海市颛桥寝园,是一家主营骨灰寄存的陵园,有各种期限的寄存方式。

现在许多公墓内都有骨灰寄存室。如果丧家已在公墓选好墓地,也可在该公墓的寄存室内存放骨灰,到落葬时再取出,十分方便。丧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

《家人去世一个月内忌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