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是物质文化的还是精神文化的

时间:2024-08-12 00:12:14
民俗是物质文化的还是精神文化的

民俗是物质文化的还是精神文化的,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光辉灿烂的文化,共同组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下面来看看民俗是物质文化的还是精神文化的。

  民俗是物质文化的还是精神文化的1

民族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内容;语言、文字、宗教、风俗、节日属于精神文化内容。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和阶段。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到来,民族文化的延续与生存遭受到严重的挑战。如何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在新的历史时期,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首要的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民族文化在教育下一代培养民族精神中的重要意义。要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命脉,创造与时俱进的新民族文化作为主要内容,不断提升民族文化鉴赏能力,大力培养从和谐共生、继往开来、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创造更有价值的民族精神。

中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多民族文化一起构成的国家,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的不同,造就了中国极为丰富的民俗文化,受这些条件的影响,再加上不同民族之间,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性,也就有了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差异,随着历史的不断前进,最终形成了地区的民俗文化。

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着称于世,在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不仅形成了一套宏大的礼仪思想和礼仪规范,而且其精髓深入人心,形成了完整的伦理道德、生活行为规范,进而内化为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并贯穿于心理与行为活动之中。这个完整的伦理道德、生活行为规范就构成了一种文化,即礼仪文化。

总的来说至少应该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这样几大部分。物质民俗的主要是那些人们在创造和享用物质资源过程中不断重复、带有模式性的活动,及其由此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包括生产、商贸、饮食、服饰、居住、交通、通讯、医药保健等方面的民俗。

社会民俗又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是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规范着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交往、结合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包括社会组织(如血缘组织、地缘组织、业缘组织等)、社会制度(如习惯法、人生仪礼等)、岁时节日(节气)民俗以及民间娱乐习俗等。

精神民俗是形成于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基础上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是人类在顺应、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形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为特定行为方式(模式)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和民间艺术等。

语言民俗是人们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包括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照您这么说世间的民俗是如此丰富多彩,为什么我们的“民俗摄影”又如此的贫乏单调?客观地讲,有些民俗并不适合用摄影的方式加以记录,比如语言民俗和某些精神民俗。但从摄影人的角度来看问题也许主要是出在对民俗的某些认识上。

服饰民俗的功能

服饰民俗的产生、发展是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它所代表的含义也日益深刻。服饰种类的发展从繁到简、从等级森严的礼制到平等、民主、进步的理念,最后达到与进步文化的融合。服饰民俗所具有的功能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扩大和完善。

(1)遮羞避体、防寒御暑的功能。墨子在《辞过》中言:“衣必常暖,然后求丽”。服饰首先是保暖,起到类似动物皮毛的作用。黑格尔在《美学》中说:服饰审美首先存在两个理由:一是在于防风御寒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羞耻感。这是服饰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也可以说它是服饰产生的最初动因,这一功能也将具有永久的延续性。

(2)具有适应生产、劳作的功能。生产劳动是人类生存必需的活动,人们穿着各种服饰进行劳作时,就必须考虑工作的方便,否则只求美观不实用,是不符合服饰民俗的要求。为此,服饰民俗因不同地区、不同职业和不同性别而有所不同;生产劳作的方式不同,服饰民俗也不同。如在深山野林中以狩猎为生的人们,就会穿着用各种动物的皮毛制成的衣服。它既可以防寒,又可以防御野兽的伤害;生活在水乡地区的人们,为了便于撒网捕鱼,多穿着短衣、短裤等方便捕捞的服饰。

(3)具有识别社会角色和等级身份的功能。服饰最先具有的社会职能应该是标志作用。它起初被用来识别不同的部落,以区分敌我、统一军容为目的;随着部落内部成员关系的分化,一些模糊的等级观念逐渐产生,人们开始用服饰来作为不同层次的部落成员的区别标志。

在社会分工的日益复杂化、多样化以及等级制度严格化的社会里,人们的服饰不仅在农、林、牧、副、渔各业,工、农、商、学、兵等各种社会角色方面有服饰区分,就是在同一行业不同身份的人们,服饰也有所差别。如商人有显示其气派富贵的装束,学生有展现其纯朴、青春的着装,政府官员也有表现其庄重大方的套装等等。

(4)具有表示某些社会观念和政治理念的功能。在社会观念、政治理念日益复杂化的社会中,服饰从样式、图案到花纹等方面则涵纳了许多社会内容,如礼仪伦常、求吉心理、民族自我意识及自我个性理念等。在20世纪初,伴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社会观念的变化,女性们开始穿着较短的裤子,露出了双腿。

后来出现的具有展现女性美的短裙、超短裙及比基尼等服饰,也都是在社会观念变化的前提下产生的。中国解放后的“五o风貌”着装就是一种政治理念的表现,女性们脱去旗袍、剪去烫发,这些象征阔家小姐或太太的装束而换成了象征工人阶级与革命的服饰造型,如齐耳的短发,简单丽风格朴素的列宁装、工作装等;男性们则多穿显示庄重、朴素的中山装、军装和制服等。

服饰民俗的几个突出特点

从古到今,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服饰民俗的发展都是复杂而多变的。尽管它的种类繁杂,式样不断变换,但又是有规律可循的。总体看来,服饰民俗具有以下特点:

(1)地域性:地域性是影响服饰的客观条件。许多服饰民俗的产生都是以地域为前提的。人们在选择服饰时必须考虑所处地域的特点,没有哪个民族的服饰会完全逃避自然地理条件的约束。例如:居住在北非和西亚的阿拉伯人,由于所处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燥且风沙大。于是,宽大的袍服便是这种地域条件下最合适的服饰。

同时,他们头上还缠绕着头巾、脸上罩着的面纱,可起到防晒防尘的.作用。又如日本服饰民俗中的木屐,就是因为该国大部分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带,常年的阴冷潮湿而导致路面潮湿、泥泞

,木屐也就是为适应这种地域性的气候特点丽产生的。可见,地域性对人们服饰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

(2)文化属性:文化属性是服饰民俗的本质特征。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服饰民俗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它是一种文化思想或理念的表征物。在素有“衣冠王国”之称的中国古代,由于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尤 ……此处隐藏943个字……季节的西服、套裙,各种超薄的保暖服也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当代服饰的发展就是这样冲破了服饰在年龄、性别和季节上的限制,使人们的装束与美融合的更加紧密。

  民俗是物质文化的还是精神文化的2

中国服饰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中华古老的文化,也孕育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服饰民俗。下面我们以不同历史时期,服饰民俗的发展变化特点为依据进行阶段划分:

(1)蒙昧期:在原始社会,人们为了抵御寒冷、防止虫咬及烈日暴晒,而有意识地将树叶、毛皮等披在身上。大约在1万多年前,旧石器时期的山顶洞人学会用兽骨制成针,并能将野兽皮或树皮缝合起来,披在肩上或围在腰际,用来遮盖身体起保护作用,这样就出现了原始而简陋的衣服。同时,他们还将砾石或兽牙打磨穿孔后挂在身上而作为人类最早的饰物。

(2)雏形期:在距今约8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发明了石纺轮和陶纺轮,用它们可将毛、麻等天然纤维捻成线,织成粗糙的褐布和麻布,并用来缝制衣服。当时的衣裳主要有皮、套、围等类型,这种衣服比用兽皮和树皮缝制的衣服有很大的进步。相传养蚕织丝是黄帝的元妃“缧祖”发明的,以后逐渐出现丝织衣服。

(3)成长期:在商周时期,中原华夏的服饰已发展为上衣f裳,右衽、腰间束带。衣服种类也不断增多,有褐衣、葛衣、皮衣等,还有寝衣、丝织的帛衣等,而且不同时期人们对于服饰颜色的崇尚也有差异,如夏尚黑,殷商尚白,周尚赤等。

(4)发展期:在西周初期,中国就形成了一套冠服制度,规定天子之服、诸侯之服、卿之服、大夫之服、士之服各不相同。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的衣服还是右衽、上衣下裙,男子穿短裙,女子穿长裙。衣袖较宽,垂臂时手指不露。在与少数民族的交往中,汉族人吸收了胡服窄袖短衣、长裤便于骑马射箭的长处。

这一时期的下衣有裳、绔、裤三种,女子以裙(裳)为常服。汉族的鞋统称为履,质料一般为革、丝、麻、草等,式样较多。木鞋称为履,高简皮鞋称为缇。袜子是用布帛或熟制的兽皮缝制而成。另外,古代汉民族的佩饰以玉为主,有“古之君子必佩玉”之说。汉族还有佩无刃的刀和香袋的习俗。

(5)高峰期:隋唐时代,服饰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初唐时袍服以窄袖为主,盛唐时流行宽袖,晚唐时除宽袖外,还有半宽袖。女装主要由裙、衫、皮三件组成。唐代妇女以体态丰腴为美,女装以轻薄的纱罗为衣料,袒胸不着内衣,宽衣大袖,裙子长,一般用丝绸织成,上层妇女多穿工艺精细的“百鸟裙”,民间女子多穿“石榴裙”,发髻形式多样,多用珠宝、玉器装饰。

(6)波动期:宋代由于受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提倡“存天理,去人欲”,追求服饰从简,反对奢华,尤其对妇女服饰要求严格,皮帛、高髻、高冠等衣着、发饰也被取消,装束多为贴身的小袖对襟上衣、下着不长的裙子。衣边上有装饰和刺绣花纹,显得简朴。

元代受蒙古族服饰的影响,妇女一般穿着左衽、半穿袖的袍服。这时期由于棉花的广泛种植、纺织技术的提高,棉布衣服使用较为普遍;明代服饰又远袭唐制,男子束发于顶,官吏戴乌纱帽。庶民、农民可穿着细纱或绢布衣服,商人只许穿绢布衣服,不许穿靴,只能穿皮扎。

这是中国长期重农轻商思想的影响在服饰上的反映。妇女服饰仍为上衣下裙,崇尚淡雅朴素。冬装出现了披风、帽兜等,同时年轻妇女还戴头箍。清代又废除了汉装,改穿满族装,尤其是朝廷官吏。民间男子要穿长袍短褂,戴瓜皮帽;女子则穿旗袍,外套马甲,穿高跟在足心的花盆底鞋。

汉族女子则上穿袄衫,下身束裙,或加穿一件较长的背心,裙子以红色为多,后流行裤子。北方妇女多扎裤脚,上衣有对襟、大襟和琵聋襟等式样。清代还有挂披制度,男子的腰带上挂满了荷包、钱袋、扇套、香囊、小刀等多种饰物。妇女的化妆品有眉黛、粉、胭脂、口脂等,首饰有簪、钗、珠翠、花朵、梳子等。耳、臂、指上的饰物有耳铛、钏镯、指环等。

妇女则根据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选用相应的装饰,而不可任意使用。这一时期男子的头式为前半部剃光,后半部留辫子,女子则高盘发髻。

(7)变革期:辛亥革命后,服饰有了重大改革。总的特点是由几千年来的袍服向短装发展,如中山装、西装、学生装。男子发式多为分发、背发、平头、光头等,妇女则多为短发、梳辫子或烫发。

(8)成熟期:现代服饰已能更好的将实用性和审美性结合起来,并且日趋国际化、时装化,体现个性化。妇女也多用珠宝、黄金、水晶等为装饰物,当代女性已将背包、挎包、手提包、钱包、化妆包等作为饰物。这些也都是服饰民俗发展的结果。

服饰民俗学的内涵是什么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是缺一不可的'。从广义上说,“衣”是服饰的总称,服饰主要是由服装与饰物两部分组成,即一部分是由上衣、裤、裙、帽、鞋、袜等组成的服装;另一部分是出人体的头、手、足、颈、胸等部位所佩戴、刻绘和装饰的各种饰物组成;而狭义的服饰仅指服装。

在人类服饰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几千年来人们的服饰在不断地变换、更新。

人类在远古时期,以树叶、兽皮为衣,以贝壳、兽牙作饰物。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人们已学会用棉、麻、丝绸、化纤和精纺等布料做成款式新颖、种类繁多、色彩亮丽的服装,用珍珠、玛瑙、金银、钻石等贵重材料,加工制成各种精美的饰品来装点他们的生活。可见,这种变化是显著的。

服饰从人类的产生、发展至今,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它除了具有遮羞避体、防寒御暑的基本功能外,其更为成熟和重要的功能是作为一种社会身份,思想观念及文化的反映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服饰正趋于潮流化、世界化、个性化,在t型台上,模特们所展示的款款时装,新颖而别致,令人眼界大开。

这时,靓丽的服饰所传播的就是一种美的信息,一种民俗文化观。因此,从某一方面来看服饰的发展和演化过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服饰民俗作为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专指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的作用下,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的广大民众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相沿承袭的一种服饰特征。它是服饰中最具文化内涵的一类,也是特色性、文化性、民族性和地域性表现最为显著的一类。

今天我们谈论服饰民俗,更多的是强调它给人们所带来的一种外在美的欣赏和一种文化的品味,以及一种民族气质与个性张扬的展现。

由此可见,服饰民俗是一种精神文化传播的载体,是人们生活中的艺术品,又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的结合物。服饰民俗的发展不仅代表了人类物质生产技术的进步,同时也代表着人类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这一巨大的变化,就是源于人们对美的追求,对文化的提升和对个性的张扬。

由于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身处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条件也不同,从而产生了服饰民俗的差异性。这也正是服饰民俗内容丰富多彩的重要原因之一。

《民俗是物质文化的还是精神文化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