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生活中,总有人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结果陷入其中走不出来,相反,有的人善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办事又快又好,下面看看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1
一、学会正确质疑自己的直觉,
在必要的时候,抛掉它
让我再来问你一个问题:你认为,来自城市的士兵和来自农村的士兵,谁更能适应军队的生活?为什么?
你可能会说,当然农村士兵更适应军队生活了,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贫困和艰苦,还有高强度的体力劳动。
但是,如果接下来我告诉你:研究的结果表明,城市士兵在军队生活中会更适应。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
这时候,大多数人的反应会是思考一下,然后也能给出很多听起来合情合理的原因:比如,城市人更习惯拥挤的环境,习惯遵守规章制度,服从领导的调派和指挥,对着装规定和礼仪标准有更好的接受度等等。
常识又将你带入了思维的陷阱里。常识会让你轻易下判断,并且习惯做一个“事后诸葛亮”。如果你在生活当中,常常会不自觉地去证实自己的想法,那很可能就会掉入常识思维的陷阱。
反常识,就是想教你学会正确质疑自己的直觉,在必要的时候,能够抛掉之前的想法。
二、不是事事反常识,而是关键时刻反常识
哪些事情可以用常识来判断和解决?
哪些事情不能用常识快速处理,只能采用反常识进行思考?
反常识有哪些可以遵循的定律,给你指出了哪些提示和忠告?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反常识》这本书得到解答。
《反常识》这本书,介绍了很多计算社会学家做过的实验,比如:网页上的什么因素决定了歌曲排行榜的变化?怎么让你想传播的信息疯传?加薪能提升员工的绩效吗?请明星做广告能在多大程度上助力产品的畅销?
这些实验证明了,常识不仅在解释一个人的个体行为的时候容易出现偏差,在解释群体行为和历史事件上,也很容易出现偏差。也就是说,有些问题可以用常识思维来解决,而有些问题必须用反常识思维来解决。
邓肯·瓦兹的结论是:
所有的简单系统的问题,都可以用常识思维来解决,部分复杂系统的问题,可以用常识思维来解决;而大多数复杂系统的'问题,需要用反常识思维来解决。
那么,什么是简单系统的问题?什么是复杂系统的问题?
简单系统问题和复杂系统问题跟这个事情容不容易做,没有关系。区分这两类问题的关键,是可不可以对这个问题用科学语言进行描述和建模。
比如,GPS定位系统,这是比哈雷彗星的运行轨迹复杂很多的建模,虽然不容易做,也是简单系统问题。一旦建模完成,就可以用常识思维进行解答和预测。你只要会用智能手机里的地图软件,就能按照它的指示,顺利到达目的地。
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2
《教父》中则有一句经典的台词:“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事物本质是什么,其实需要从两个维度去思考,即从底层逻辑到顶层逻辑。 在我们的思想被卡住、事情无法推进的时候,底层逻辑其实解决的就是打破思维僵局的过程。
爱迪生有一位助理,名叫阿普顿。有一次,爱迪生让助理测量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助理接过后,立即开始工作,他一会儿拿标尺测量,一会儿计算,又运用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几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计算出来。
就在助手又搬出大学里学过的几何知识,准备再一次计算灯泡的容积时,爱迪生进来了。他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满水,递给助理说:“你去把灯泡里的水倒入量杯,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
英国的一份著名报纸,曾经举办过一项高额奖金的有奖征答活动。题目是:在一个充气不足的热气球上,载着三位科学家。
第一位是环保专家,他的研究可以拯救无数人,使人们免于因环境污染而面临死亡的厄运。
第二位是核专家,他有能力防止全球性的核战争,使地球免于遭受灭亡的绝境。
第三位是粮食专家,他能在不毛之地,运用专业知识成功地种植食物,使几千万人脱离饥荒的`命运。
此刻,热气球即将坠毁,必须丢出一个人以减轻载重,使其余的两个人得以存活。请问,该丢下哪一位科学家?
问题见报后,很多热心的读者纷纷把自己的答案投给报社。回答大多集中在讨论那一位科学家的重要程度上,有人说环保重要,有人说核重要,有人说粮食重要。为此,各方支持者争吵不休。
结果出来了,众多的回答都与大奖无缘。最终,偏偏是一个小男孩答对了题,中了大奖。小男孩的答案再简单不过了——“丢下那个最胖的人“!
为什么?
因为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防止热气球超重坠毁”,而不是任何其他科学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底线,就是热气球的重量。所以“减重活命”——在这个故事里就是底线答案。至于谁能对社会贡献最大,那是等到科学家能活命之后才能够讨论的问题。
有时候我们错误地估计了事情的复杂性,并且按照个人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最终的结局就是把自己牵引得离正确答案越来越远。
阿普顿困在梨形灯泡的容积中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将问题想得过于复杂;很多成年人都无法得出答案的有奖问答,却让一个少不更事的小男孩解决了,原因只是因为他用简单的思维方式去看这个问题。
其实,这就是人们觉得生活烦累的原因,因为很多人都习惯了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在成长的过程中,日益增加的经验和知识反而束缚住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将最简单的问题用最烦琐的思考方式去解决。
然而,很多棘手的问题其实并不难,只是人们将它们复杂化,从而衍生了很多可能性。轻松生活的真理,就在于再复杂的问题,都要学会简单处理。
世间许多伟大的成功,都是以“简单有力”的办法完成的,并不是你想得那样,一定要轰轰烈烈或是极为复杂华丽。
如果你不肯开动脑筋,和别人一样循规蹈矩地做,那么也就会和大多数人一样陷入到平庸的职业生涯之中。
事实上,做事最有效的方法,往往就是那个最直接、最简单的。任何复杂的问题,只要切中要害,就一定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快的速度得到最完美的解答。只是将问题简单化还需要掌握一些步骤和技巧,例如:
第一,不要被思维模式固定
很多人之所以会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就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模式习惯了这样的思考方式,阻碍了他们的灵活变通。他们强制性地认为解决问题就只能运用某种方法,否则不可能得到想要的结果,从而钻牛角尖。因此,一定不要被固定的思维模式所束缚,尝试大胆创新。
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开锁匠,曾放言能开天下所有的锁。有人不服气,于是向他发起了挑战,将这位开锁匠锁在一间大牢里,并且用一把设计十分精巧细致的锁将牢门锁上。如果开锁匠能成功逃出来,大家都对他认输。
锁匠为了证明自己,接受了挑战。然而,他用尽自己曾经用过的所有方法,依然不能将牢门打开。最后,筋疲力尽的锁匠颓然靠在牢门上,这时候牢门却自己开了。
原来牢门并没有上锁,但是锁匠却将思维固定在如何开锁上。
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3
一、复杂的事情为什么会让我们焦头烂额
一件让人不想去做的事情,必然会有以下特征:
1、不知道从哪里干起
复杂的事情之所为复杂,很大原因还没有理清它的脉络,从而导致不知道先干哪一步,后干哪一步的尴尬局面了。
如此一来,你怎能有开始的时候呢?
2、越复杂,月拖延
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去执行,就产生了拖延的心理,久而久之就会对这件事情形成拖延。
大多时候给自己的心理暗示是:“明天再做吧,今年事情太多了”
好了,自打有了明天开会,每天都是一个明天了。
是不是很熟悉这个场景?
3、心力交瘁,有劲使不上力
也许当你拖延了一周以后,又暗暗发誓,我要开始执行了。
理想是美好的,实践是残酷的.,明明给自己打了100CC的鸡血,开始的时候,又是一种无奈的开始。
这让人有种有心使不上来的感觉。
4、一度怀疑自己的能力,丧失信心
如此反复、反复、在反复,知道把自己心中那团火焰给慢慢的熄灭了,从此刻开始就怀疑自己的能力确实做不了这件事情,真的是太难了。
于是,就有了以下这种想法:
我干脆放弃吧,我干不了
当自己跟自己说这句话的时候,应彻底的放弃了。
这是一种无奈的妥协,想起里就是一种痛,也正因为这种无奈的痛,失去了原有的自信。
二、简单的事情,为什么这么简单
简单的事情,之所以简单,是因为它不像复杂的事情那样不可量化。
1、明确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
做事情的时候,必然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去做事,而不是毫无母的去做事。
只有当你明确了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的事的时候,也会为完成这件事情打下了基础。
比如:
学习ps的理由是:“帮老婆美化照片”
哈哈!这也算是一个行动之前的理由啦,有了这个明确具体的理由之后,就有动力,也有坚持力了。
2、明确做这件事情的目标
在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没有目标你肯定学不会啊,定目标的方法:
先定总目标在分拆成小目标1次完成1个目标就可以
经过以上这步,对你而言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就不会出现不知道从哪里干起的尴尬局面了。
3、不需要太费脑力,按部就班就可以了
简单的事情,之所以简单,很大因为是,我们只需要按部就班就可以 了,不必很费脑子,人生性就有惰性,面对有难度的事情,都会逃避。
而对于简单,不需要太费脑力的事情,还是符合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的。
这就是为什么简单的事情,好完成。。。。。。